欢迎您的光临!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气功网 >> 气功入门 >>

秋季养生小常识:慎防“假感冒” 健身气功防病养生

浏览次数: 日期:2020-02-14 11:58
秋季养生小常识:慎防“假感冒” 健身气功防病养生 近些年来,随着群众性学练气功高潮的兴起,一些人又创编了许多新的功法。面对众多的功法,初学气功的人往往觉得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如果将所有功法按不同标准归纳一下就很容易从总体上加以把握。 秋季,
 
 
近些年来,随着群众性学练气功高潮的兴起,一些人又创编了许多新的功法。面对众多的功法,初学气功的人往往觉得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如果将所有功法按不同标准归纳一下就很容易从总体上加以把握。
 
健身气功通过调心的锻炼作用:
 
①调节情绪→促使心绪平静→脏腑机能运化正常→大脑气血充盈→提供良好生理运作机能。
 
②调节情绪→促使心情平静→提高注意集中的能力→增强工作效率。
 
③调节情绪→弱化自我→思维从二维空间,走向向三维空间→对事物分析具有穿透力,也就是常说的慧从静中生,静定生慧。
 
求医不如求己,寻求适合自身的锻炼方法,激发自身潜能,拥有健康体魄,这就是健身气功锻炼的宗旨。坚持健身气功的锻炼,有助于人体的阴阳得以平衡,经络得以疏通,气血得以调和,脏腑得以调理,元气得以充沛,机体的抗病能力得以增强,从而达到防治疾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练气功的禁忌
 
1、忌“假”。练功要练“真气”,忌假的意念和行为。因此练功要先练做真人;说真话、办真事,诚实做人,才能练出真气。练功中一些做作的言语行动也是要不得的。
 
2、忌贪念。练功须忌贪财、贪名、贪利、贪酒、贪色……有贪念则心不会静下来,因此练不好功。有贪念就会有贪的行为,就可能招来许多麻烦,引起许多矛盾。贪为邪念,练功应当心正、心净。贪为万恶之首,有贪念心就不正,就会犯错误,犯错误就会受惩罚。因此练功人忌贪十分重要。
 
3、忌气恼、烦躁。许多病都是由生气、恼怒、烦躁引起,因为情志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久之会产生病理状态。练功者如不忌气恼、烦躁,有可能多年练功而毁于一旦。
 
4、忌骄傲自满,忌自吹自擂。俗话说: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真有本事的人往往谦虚谨慎,没有多大本领的人反而容易骄傲自满,自吹自擂,夸大自己的功能,给病人治病大包大揽,打保票等。这都是练功者应禁忌的。须知医学上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世界上的事是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因此任何时候说话、办事都应留有余地,切忌江湖气干扰了自身的修炼,引起不良后果。
 
5、忌任性。练功提倡顺其自然,任何事物都是按客观规律发展的,超越客观规律以主观想象行事则谓任性。例如:通大小周天应是水到渠成,功到自然通。如果功夫不到,强行以主观意念通就不自然了,就可能将气血积聚在某一处,或产生头痛、头晕、或某处疼痛、胀满。另外,日常处事也忌任性,任性容易钻牛角尖,容易气恼引起气乱,影响练功效果。
 
  秋季是人们发病较多的时节。常见的有支气管炎、哮喘病复发,肠胃疾患增多、“热伤风”等。秋季由于阳气弱阴气长,肠胃的抵抗能力下降,病菌易乘虚而入,损伤脾胃,导致肠胃疾病,所以,有胃病的人要特别注意腹部保暖。因此,在秋季应注意养生保健,做到防病于未然。一起来看看这些秋季养生小常识:
 
  秋季养生小常识:慎防“假感冒”
 
  白露时节,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很高,因此要做好预防工作。此时秋高气爽,正是人们外出旅游的大好时光。但是,常有不少游客在旅游期间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其实不一定是“感冒”,可能是“花粉热”。“花粉热”的发病有两个基本因素:一个是人体体质的过敏,另一个是不止一次地接触和吸入外界的过敏原。此节气的养生重点是加强身体锻炼,注意早晚不要受凉,对过敏性疾病积极预防。
 
  白露时节要防止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的发生。特别是因体质过敏而引发上述疾病的患者,在饮食调节上更要慎重,平时要少吃或不吃鱼虾海腥、生冷炙烩腌菜和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
 
  秋季养生小常识:慎防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顾名思义,发生在秋冬季的腹泻病。感冒后,常常出现拉肚子,大便像水或蛋花汤一样,大多没有特殊的腥臭味,每天可达十几次。
 
  秋冬季腹泻病是病毒感染所致,罪魁祸首是轮状病毒。这种病毒在体内一般有1至3天的潜伏期,与饮食无关。主要是卫生习惯不好,而使病从口入,外感风凉导致抵抗力下降也有可能得秋季腹泻。
 
  要以流质和半流质为主,也就是奶、米汤、粥为主,暂时不要吃烂饭或硬饭避免过敏性食物例如海鲜、鸡蛋等;不吃生冷的、硬的、油炸和脂肪多的食物。特别是生冷的东西,炖苹果可以止泻。炖苹果还有丰富的鞣酸蛋白,有吸附作用,可以止泻。
 
  秋季养生小常识:饮食推荐
 
  初秋时节,气温还比较高,相对比较干燥,进补也应以“清”补为主,适合秋季食用的食品有:
 
  百合:有补肺、润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劳和润燥止咳的作用。
 
  山药:其特点是补而不滞,不热不燥,不论男女老幼、有病无病、体健体弱,都适合食用。
 
  白扁豆:初秋,用白扁豆煮粥或煎汤服,可消暑热、化暑湿、健脾胃、增食欲。
 
  藕:生藕能清热生津止渴;熟藕能健脾开胃益血。有“暑天宜生藕,秋凉宜熟藕,生食宜鲜嫩,熟食宜壮老”的说法。
 
  黄鳝:入秋食鳝,不但补益力强,对人体血糖还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烧鳝段、清炖黄鳝、炒鳝丝、黄鳝粥等均可。
 
  栗子:有健脾养胃、补肾壮骨的作用。
 
  胡桃:能补肾固精、温肺定喘,又能益气养血、润燥润肠。
 
  花生:深秋后花生成熟,用鲜花生仁研沫煮汤服或水煮食用,不宜炒吃。
 
  红枣:秋食红枣,是滋阴润燥、益肺补气的清补食品,如能与银耳、百合、山药共同煨食,效果更好。
 
  苦瓜:苦瓜有清热祛心火,解毒,明目,补气益精的作用。
 
  莲藕:莲藕味甘,性平,有消炎化淤、清热解燥、止咳化痰之功效
 
  此外,秋季还适合食用梨、荸荠、海蛰、胡萝卜、荠菜、平菇、海带、番茄、兔肉,进补则适宜用黄芪、人参、沙参、枸杞子、何首乌等。
 
  秋季养生小常识:秋季进补 首选“人参”
 
  中医从阴阳五行的角度,认为秋季是阳消阴长,养生时应当注意“养收”,避免元气外泄。燥为秋季的主气,秋季养生保健最重要的就是去燥养阴补气。说到秋季的养生进补,参类可谓首选。
 
  人参
 
  具有滋补强壮,大补元气之功效,在临床中很多慢性疾病,危重急症,应用人参后,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应用范围广阔。但人参是一种补气药,体质壮实的人服用后反而会导致闭气,出现胸闷腹胀等症。
 
  红参
 
  红参性温味甘,是一种经过蒸煮后的人参,香味较浓,色呈暗红。补气中带有刚健温燥之性,长于振奋阳气。适用于气虚及阳虚体弱者,冬天怕冷、阳虚明显者服用有显著效果。但如无阳虚体征,或高血压、阴虚火旺或急性病等患者,忌用红参。
 
  白参
 
  白参又称生晒参,同是人参,由于白参的加工方法比较简单,其有效成分同红参不尽相同,若要服人参,以选红参为好。红参偏温,白参偏凉。如兼咽干燥等阴虚症状,则用白参为宜。
 
  党参
 
  性平味甘,具有补气养血、和脾胃及生津之功。其效与人参相近,但作用比人参弱,在没有人参的情况下,常可以常参代之。较难得的是人参补气缺补血之功,而党参则气血双补。
 
  西洋参
 
  西洋参又叫花旗参、洋参、美国人参等。原产地在美国和加拿大,但我国临床应用最早,用量也最大。
 
  补性温和,一年四季皆可应用,有镇静作用,其对肺结核、冠心病、热病后气阴两伤有一定疗效。西洋参具有较强的养阴益气作用,并有提高免疫功能作用。
 
  太子参
 
  性平味甘,是补气药中的一味清补之品,具补气生津之功效,常用于久病气生津之功效,常用于久病气阴两亏的病人,但补气作用不如人参、党参,其生津作用和西洋参类同,可代替西洋参用。由于其补气而不生燥热。对于儿童尤为适宜。
 
  沙参
 
  具有滋阴润肺的功效,秋冬季节,气候干燥,人们容易口干舌燥,咽喉干疼,咳嗽等,经以沙参为主组成沙参麦冬汤治疗,能够很快恢复,特别是讲话较多的职业,可浸水饮用。
 
  由此看见,滋阴降火的西洋参适合更多的人。西洋参补而不燥,可以冲水饮用、煲汤、煮粥、入菜,也可以直接切片含在口中。久病体虚的人士需要进补人参时,首选“生晒参”。如果病人服用后出现口干舌燥、鼻子出血等症状时,中医称为“不受补”,可以选择药性偏凉的西洋参。肿瘤病人可以选择“红参”,如果出现“不受补”的状况,也可改用西洋参
 
  温馨提示:食参不能饮茶。茶叶中含有多量的鞣酸,会破坏参中的有效成分。此外,参也不要与萝卜同食,中医认为萝卜“下大气,消谷……”两者同食,补气与下气正好抵消,故有此忌。
 

所属类别: 信息之窗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返回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