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的光临!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气功网 >> 气功综合 >> 气功理论 >>

静功修为概说

浏览次数: 日期:2012-11-16 08:54
《清·医方集解·勿药元诠》中指出:“调息一法,贯彻三教,大之可以人道,小用可以养生。”由此而知,静功在过去的年代中是较为普及的。儒释道三教都有静功的修炼法。有关静功的修炼学习方法,各家有各家的传授,三教九流泛化于俗,因传承不同,层次上有很大差别。如果仅停留在外表上观看,不去切身的体会,可以说外行人不容易分出静功的流派与高低妙有之别。动功则不然,稍有武学知识的人,也能依据经验辨别其水平。一切事物都是智仁相见,一些内功修持精深者,则能从动作与身形的动势变化看到演练者身中的循经如何。佛家以此而生定慧,道家以此而炼丹道,儒家以此而养浩然。三家虽有区别,但均依静坐而形其业,守其真,智开洞天,遂通妙境。
  
略于分类,动功可以演化为武学、剑真,静功亦是人道一途,与动功互为补充,进人丹道修炼、修真全形、观光修脉、调摄身心、养血安神、益寿延年、开发智慧……均需要依靠静功修持,静功不可缺。
  
应当强调“由动人静”,才属顺理成章。古人认为,练外功强化元神,聚敛元气,打通脉道,形成循环,进入太乙循经专修阶段,是丹家密持的体证。修炼内功之初,循经不完整,构不成完善的循环,不能称为循经现象。以循经现象为基础,进行分经流注阶段,以其达到修持中的循经迹象,继而形成自身完整的金气日月经天,即传统所指的金气周天,身中日月亦是天地之象。
  
明·九脉合真后,丹道修炼形成新的完整面目。武学与丹道结合在一起,武学为丹道开辟了捷途,“以武演道,合 于数术”。周潜川先生在《气功药饵疗法与偏差救治手术》一书中说,旧传丹经静功有九种次第的呼吸调气法,依法而修为,每百日完成一个次第,至三年后可以大功告成。这种方法繁杂,不易深入。如由调息一法下手,很长时间才能人静,静后生定慧又不知何年何月。
  
丹道功夫演于文武两途,皆能人道,开悟。习静功者必得参悟功谱、内景文编,启动真元灵性。口诵谱文心无烦乱,可以迅速入静。对古代文学、诗词、曲赋亦要深入领悟,“元气存身真富贵,文章行世大神仙”。儒家功夫已溶于诗文书画之中。“精衡治世,寓意垂仁”。古之文人墨客,皆有剑侠英风。王羲之是武夫习文,李白、陆游是文人习武。陆游“学剑四十年”,“六十年间万道诗”。陆游曾在他的诗文中这样描述:“十年学剑勇成癖,腾身一跃三千尺”;“龙泉三尺动牛斗,阴符一编役鬼神”。青年时代的陆游,为了实现灭乱复国的理想,曾走出书房,到社会上去求师寻友,习武学剑。陆游的师父是一位人称“白猿翁”的老侠士,陆游追随他多年,从他那学到了一手精湛的剑术。最使陆游感到自豪的是,在一次围猎时遇上了猛虎,同行的三十多人都被这山中之王吓得面无血色,纷纷拨转马头逃命。陆游闻讯策马赶来,挺身而上,与猛虎展开了一场搏斗。几个回合之后,只听得一声惨叫,猛虎倒在地上,陆游的利剑深深地刺进了它的心窝,诗人的白袍和貂裘也沾上了野兽的鲜血。人们称赞陆游不愧是文武双全的奇才。陆游曾把这段经历用诗文概括为“挺剑刺乳虎,血溅貂裘殷。至今传军中,尚愧壮士颜”。由此可见,他们既是学者、诗人,又是剑客、侠士,身在儒道两家,备受后人敬仰。
  
《黄庭经》是道家的通俗读物,其中以内景功夫为主,炼五脏神。五脏神存思于心,兹呈内炼:,与四肢百骸可以纳于脑。脑为九宫之神,统率周身,炼神存思,均系静功操修,诚为大道之专修也。另有符篆、丹文、吐纳、服气、餐霞、默祝、礼拜、沐浴、服食辟谷等道家修养之仪轨、方法与器物。
  
《黄庭经》这本道家通俗书籍,今天能读懂的人已经不多了。道家的真传,几乎一般人都无从知晓。九脉合真之后,修真呈现新的面貌,静功的修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先聚敛真气,真气升华出现光,
   

上一篇:特异功能

下一篇:气通中脉浅谈

所属类别: 信息之窗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返回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