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的光临!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气功网 >> 中国功夫 >> 太极拳 >>

何谓“揽雀尾”?

浏览次数: 日期:2012-12-19 09:43
   关于“揽雀尾”,有不少美丽的传说,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大极拳使用法》中一篇叫《杨禄禅先师轶事》的文章,其中有一段精彩描写:“有飞燕入帘,低绕近身,即起手速抄之,顾谓僧曰,此鸟驯就人,聊与为戏何如,辄承以右掌而左手抚之,旋纵使去,燕振翼拟起,师微将掌忽隐忽现,燕不能飞去”。
    此类颇俱文学色彩的故事,练的人几乎人人皆知,不少人且深信不疑,于是后来便有人认真起来,将揽雀尾解释为“将对方手臂比作雀鸟头尾”,“取两手持雀头尾,而随其旋转上下之意,一名揽雀尾”。
    然而,随着的普及交流,人们知道太极拳不仅有杨式、吴式,还有陈式、武式、孙式等。在陈式、武式、孙式中不叫揽雀尾,叫懒扎衣。这懒扎衣的名称出自陈式,早于杨式揽雀尾。如果杨式因先师摸了燕雀的尾巴而称“揽雀尾”,那么,陈式最初用懒扎衣又该有什么传说和轶事呢?有人这样解释:当年陈长兴与人交手或行工走架时,总是先懒洋洋地将衣服扎起来再动手,所以叫懒扎衣。
    后来,随着李亦备太极拳谱手稿真迹公开,人们看到“十三势架”拳式名称中只有“懒扎衣”,这样,如何使揽雀尾和懒扎衣和谐一致地联系起来,成了摆在众多研究者面前的一道不易解决的难题。有人提出“揽雀尾可能是懒扎衣的音转”的说法。此说很快就得到太极拳界普遍认可。
    可以肯定,如果单纯从方言的语音和古今语音变化的角度看,揽与懒、尾与衣确是可以用音转说解释的。可是,单纯从语音接近的角度解释的意义是什么呢?难道仅仅是为了说明地域方言口音不同而把揽与懒、尾与衣写成别的字或近音字吗?更何况“雀”在语音上与“扎”怎么转,是不是三个字转了俩,剩一个就随它去?如果不能随它去又怎么办?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将它们转到一起。
    那么,揽雀尾和懒扎衣到底有没有关系,它们是什么关系?
    我们知道.学习并解释任何拳种的拳式,必须首先弄清拳式的特点和内在的技义。其次,要知道过去拳谱记载叁式字称的特点又万法。如果再能掌握或了解一些拳式的产生和演变史就更好了。一旦背离了拳式的特点及其内在的技义,又不了解过去拳谱记载拳式名称的特点和方法,就不免会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陷入越想讲清越讲不清的尴尬境地。
    笔者认大,揽雀尾的命名与杨家早先所传拳式相关,它首先是说明这个拳式本身技法特征的,只不过这种说明并非直说,而是暗含在名称之中。杨家早先的揽雀尾跟现在流行的打法不同。现在流行的杨式揽雀尾,是先用外掤,然后捋按,接着用挤。这个打法是杨澄甫在家传拳式的基础上,为了普及而简化的一种打法,它突出了杨式太极拳的主要特点,即沾黏连随,亦即掤捋挤按。
    我们说过,太极拳是用沾黏连随来表现十三势的、以发掷抛劲为主的内功型近身短打拳。用这个标准来指导现在流行的杨式揽雀尾,可以看出,它强调了四正势法的应毛(即掤捋挤按),弱化了四隅势法(即采挒肘靠)。而揽雀尾一式,在太极拳中素有母拳之称,其义就在于此式的杨式传统老架子中包含了十三势全部势法;从拳法上讲,它还包含头、肩、肘、手、胯、膝、足等七拳的打法然而,目前能比较充分体现十三势全部势法的揽雀尾,主要是吴式太极拳的传统老架子,要分析探讨揽雀尾的命名和技义的关系,只好解剖吴式的揽雀尾了。
    吴式传统老架的揽雀尾,其上式用的是顺步内掤。内掤含“揽”义,是向内的动作,有“搂”的意思,目的是使对方靠近自己。同时,内棚也是一种化法。现在流行的杨式揽雀尾上式用的是顺步外棚,外棚是“拦”,拦是向外阻挡的动作。揽和拦,虽然语音接近,但技法不同。外掤又可称反掤(其实方向位置有不同)。在传统老架揽雀尾中,现在的杨式揽雀尾恰好是第二个圈的前半部分,是正与隅交接之处,最易变化,只要用得好,在打法上比内棚更凶。可以看出杨澄甫对揽雀尾的改动不仅有技法根据,而且符合《打手歌》“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的特点。
    顺步内棚,俗称“手抱七星”。此势在行工技法中,仅仅是右腿略微下蹲,左脚出一步,且足跟着地,惟足尖须翘起,成左虚右实步;同时左手由左下向上向内划弧,右手由右下向上向内划弧,双手在面前相合;相合时左手在前,拇指对鼻尖,右手在后,大拇指按在左臂弯曲泽穴处,中指抵左臂内关穴。此势在应战技法中的一般含义是,假设对方右拳迎面顺步打来,我左手“放过梢节迎中节”,棚其肘部,右手合住来拳,同时,左足用提踢法。这是太极拳“一动无有不动”、“手足齐上”的打法,在行工技法中只有翘足的虚步,没有提踢。前辈说过,无论杨式还是吴式的传统老架都没有现在意义上的虚步,这一点必须记住!凡是虚步都是提踢。所谓提踢,是内家拳特有的一种踢法,形同走路时向前提脚迈步,因此,膝部须弯曲上提,足尖上勾。提踢是势,不是,也不能刻意去踢人,特别是不能向前踢以至膝关节伸直。现在多用虚步是一种变通,限于篇幅和本文主旨,这些关于腿法、步法的问题,别各专文阐述,在此不赘述。
    手抱七星中的掤,就是揽雀尾的“揽”的动作。如果在掤的过程中已将对手制服,下面自然没戏唱了。但作为一个单式,在势法设计上还有接续的势。太极拳法讲究势势连环,挨着何处何处发。加上掤势本身一般并不发力,一旦发力便成了“格挡”。棚势是迎的动作,是沾,故手抱七星的内掤是借助腰部的拧(即肘势),紧接着用捋按两势。
    捋势,在内家拳中又叫塌或塌把。它是顺势借力,改变对方来势或用力方向的,无须用大力,故有“塌把好比鸿毛落”或“小塌好比鸿毛轻”的拳谚。可以想象泥瓦匠在墙上抹水泥或进门时鞋底在垫子上磨擦去泥的动作,那就是塌,就是捋。捋不是抚摩掌中雀鸟羽毛的动作,因为抚摩雀鸟的羽毛,雀鸟是不动的。而捋是要带动敌臂,使敌方失重而倾跌,只能相当于将掌中雀鸟抚掉。
    由于棚住以后的抨的作用点在敌臂中节,已牵涉对方重心。为了加速对方前倾跌倒,在抨势中便含有切按的手法。切,是在抨势中用手掌的小指外沿向下按压;手入离对方臂之中节(肘部),否则就不是切,而成剁了。这“切”字,不仅是“雀”的谐音转换,更主要的是暗藏着一种技法。“揽雀”二字,不仅是“揽切”的谐音,而且主要是指技法,也是“棚捋”二势的另一种讲法,只是抨中带按而已。
以上两势,当敌方被捋按后如失重前倾,我可侧身让过,以防其趁势撞我;我在侧身同时伸右掌顺左臂向右抹掌。在吴式太极拳中,搭对方项部,用肘势,即向右拧腰打顾法破之。倘若对方重心控制较好,没有完全失势,没有失去重心,我便趁捋按后敌方已近我身之机,接定彼劲,进步用挤势。
    揽雀尾中的挤,是趁对方要退之即的跟进动作,跟进中又含推挤。这个跟进的推挤的动作就叫“尾”。尾,是 委”的藏文谐音。《说文解字》中说:“委,随从也。”
    这样“揽切委”正好表示棚捋(按)挤,和太极拳“沾粘连随”的特色相合,也就是揽雀尾的真正内涵。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不直用“揽切委”,而要写成“揽雀尾”?这就关系到古代拳谱记载拳式名称的基本特点和方法了。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光知道技法内涵,也还是不够的。许多传人,不光是太极拳的传人,其它拳种的传人中也有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弄清这些问题的现象。
    古拳谱记载拳式名称的特点和方法是个大题目,这里只作简要介绍。
    用辞讲究形象优美,一般不直说,是古拳谱记载拳式名称的基本特点。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为了保密,二是便于记忆。保密是针对门外或其他门派,便于记忆是利于自己离开老师后依然不忘,或便于同门交流。因此,拳谱上对拳式名称的记载很讲究方法,通常主要采用的有比喻法、谐音藏字法、典故法等等。
    比喻法常用动物植物等的形态来命名,如我们熟悉的“野马分鬃”、“白鹤亮翅”、“更鸡独立”、“白蛇吐信”、“古树盘根”等。这类命名较少表现明显的动作特征,但对学过的人来说既形象又含蓄。有人把这类名称称为象形取义,亦无不可。
    谐音藏字法是记太极拳式名称用得最多的,揽雀尾就是典型的例子。它们往往还会伴随诸如《杨禄禅先师轶事》之类的故事,让你的思维转移到故事的意境中去,产生错觉,而毫不察觉其内含的杀机,颇有点《红楼梦》中“甄士隐”和“贾雨村”这名字内藏“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味道。谐音藏字法最大的特点是看似直说,其实引你到歧途。比如单鞭、搬拦捶、肘底捶等等,都绝不能单从字面上去理解。更何况像搬拦捶、肘底捶、践步打捶等,凡是用捶字的,老谱中一律记作 “垂”。初看时常会疑为笔误,现在都约定俗成,全都改为捶。等真正懂得了其技法特点,你就会觉得不能望文生义。当你真懂真会,真知道是怎么回事的时候,用哪个字都行,就像“更鸡独立”写成“金鸡独立”一样。
    另一类也是近于直说的,如搂膝拗步、上步七星、左右分脚等,都是有特定的步法腿法要求的。可惜现在的一些“传统”练法都已似是而非了。例如做“左右分脚” 时,由于不懂“分”是怎么回事,以为把腿抬得越高越好,膝关节和整条腿伸得笔直。这些不得内家拳拳法要领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总而言之,弄清拳式的特点和内在技义,了解一点古代拳谱记载拳式的特点和方式,对于各门各支传人研究继承本门本支技法不无裨益。例如知道了谐音藏字法和太极拳技法的演变过程,解释揽雀尾和懒扎衣就很容易了:“懒”即“揽”;“扎”通轧,取压义;“衣”则为“依”,随也。

所属类别: 信息之窗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返回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