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的光临!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气功网 >> 中国功夫 >> 太极拳 >>

我学孙式三十六手太极拳-尤志心

浏览次数: 日期:2013-07-23 18:27
我在小学读书时,就迷上了武侠小说,什《七侠五义》,什么《荒江女侠》,什么《火烧红莲寺》啊,凡是能找到的、借到的,都拿来狼吞虎咽地阅读着,梦想将来能成为行侠仗义的一位武侠。到了初中,我开始购买和搜集练武的书,有什么《拳》、《弹腿十二路》、《软硬练功秘诀》、《国术大全》等。按照书本,我自学会了少林拳、弹腿十二路等套路,后来又想练红砂手,特从南方山里用船运来了红砂,天天练习,手指练得红肿发炎,才不得不停止。后来又用烧沸的油滴在手指上……这种练法究竟对不对,也不知道。直到我考上了无锡市一中高中,是寄宿生,这时才不得不停止。随着知识的增长,自己也已意识到,这种练法是不科学的。但可惜的是,从高中一直到上高校,我原本会打的套路也全部丢掉了。
  直到1961年我与陈健侯先生的小女儿结了婚与岳父大人在交谈中,知道了许多的事,也知道了我的岳父是一位高手。1963年暑假,我流露了想向他学的意思,也许因为小女儿是他的“掌上明珠”之故吧,他答应了我的要求。于是我买来了香烛,择日拜师。他先对我进行“慈孝敬”和“坚贞恒”的教育,然后带我到祖师像前拜师。我记得很清楚,仪式是在他家佛堂里进行的。佛堂正南面摆着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药师佛、观音菩萨等,都是非常精致的瓷器做成的。朝东的板壁上挂着张三丰祖师的画像,画像前放着一张茶几,茶几上有一块玻璃板,板下是孙禄堂先师的一张照片,孙师端坐在一张太师椅上,岳父站在他身旁。这张照片的色已发黄。孙师的长长的胡须给我深刻的印象,岳父当时戴着眼镜像个文弱书生,年龄大约三十多岁。在玻璃板上还放着一只香炉岳父先上香,在祖师面前祷告一翻,意思是请求祖师允许他收我为徒。然后他叫我到祖师面前磕头。他又预先声明,“汝能学成则是我的正式弟子,若不能学成,只能算记名弟子。”我点头应诺。这简单的仪式,不到十分钟,就结束了。当时在场的有我的内兄陈登临。
  他先教我走趟子。我回到无锡家中反复练习,开学前又回到镇江,我走给岳父看,他看后说我身法不错,颌首赞许。他又教我?字手。?字手是孙式真传拳的命门与奥秘所在,也是与大众化普及式太极拳的根本区别。所谓?字手,五个手指分别成平、直、横、环、钩形,像一个?字。练?字手大致是这样的:脚成丁八步,两手并胸前,手心朝上,两肘紧靠乳头,沉肘裹肩,含胸拔背,塌腰,下肢微蹲,同时两手相对,成下?字形:大拇指朝前平指;食指挺直下垂;中指平横向内,与食指成直角;无名指微环;小指微钩。这样五指成平、直、横、环、钩形,好如”?”字,故称?字手。成下?字手,只是第一步;然后身下蹲,契字手向下画弧形,(此时两肩不能散开,而仍要沉肘裹肩,含胸拔背),然后翻转向上举,两食指朝天,高度与目齐,两手背要紧贴,手心向外两侧,五指仍成平、直、横、环、钩形,这动作叫“朝天一支香”,也就是上?字手,这是第二步;第三步是,两手向内翻转由胸前推出(这动作为圆?字手),两手成竖掌,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像太极。竖掌与小手臂要成直角。
  笔者不厌其烦地作如此详尽的说明,但读者可能还如在迷雾中,不知如何练。历代师承,强调真传太极拳要口授心传是有原因的,因为书面文字很难表达清楚。练?字手其实是与站桩相结合的,练?字手时腿力也会大增。
  暑期结束,我回到了淮阴工作。我早晚都苦练?字手,练得手腕发肿,腿发酸,自感差不多了。到寒假回镇,给岳父一看,他指出了我很多不足之处,并再三强调要用意念把手掌与小手臂拉成直角,而不能用拙力。于是,我又苦练了一学期,右手腕扭伤数次,但到暑假回镇,给岳父一检验,还是不合格。他赞扬徒弟岳沅深?字手练得好,有一次岳来我家,我要他把?字手表演给我看。我一看,真的漂亮极了,双手捧太极,直掌与小手臂成直角。他的手腕处有两条深深的皱?。后来,我看人家的?字手练得好不好,只要看他手腕的皱纹深不深,就知道了。经过一年时间我的?字手还未练成,岳父认为我的筋骨不强,从此就不再提练拳的事了。我也不好向他提,因为有言在先,徒弟不准要师傅教(意思是只有师傅想教时,才能教;徒弟不能主动提出要师傅教)。这一件事说明,即使我是他的爱婿,也要严格遵守学拳规则的,不能例外。后来他只教了我一个强肺手法与舒肝手法,叫我健身。
  岳父不教三十六手了,我心中不是个滋味。学不成三十六手,我就购了一本孙剑云编写的《孙式太极拳》(1957年第1版,1962年12月第5次印刷),按图文说明自学起来,只几个月就学会了。每天都练习,直到1965年“四清运动”开始了,才停止练习,接着,是十年“文革”,我岳父家被抄家七天七夜,真是挖地三尺,墙壁也被捣空,藏书20万册全被抄走,其他的像字画、古玩、书信、照片等等(包括中医书和太极拳资料),被干净彻底地运走了,共计72板车之多。放在三中操场上烧了三天三夜。岳父凭他一身武功,性命保了下来,但精神受到严重打击,于1969年与世长逝。
  我学孙式三十六手太极拳的希望完全断绝了。直到我退休了,尽管我仍很忙,每天要伏案七八个小时,但毕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了。由于某种外界因素,促使我产生了一个愿望,要把岳父关于太极拳的事迹写下来,还历史以本来面貌。我岳父是一位隐士,他的事迹除了家族中人知道外,外面的人几乎一无所知,于是,我决心通过深入的调查,写下《太极三记》、《镇江的太极文化》等文章,在网上报刊上发表。在调杳过程中又结识了岳父的再传弟子孔小安、陈九皋等人,我想我不能向他们学三十六手吗?我向孔小安提出了我的要求,他说:“我正想把三十六手还给陈家的人,你想学最好了。”我说,岳父对我说过,学太极拳旨在“强身、克敌、却病、延年”,但现在我已是向七十岁爬的人了,学此拳只是一为了健身,二为完成自己的宿愿,三是为了对此拳做点研究,而决无“克敌”能了。他同意我的想法。
  我的?字手毕竟是有些基础的。三十六手有低、中、三个架式,他根据我的年龄和身体条件,教我的基本上是高架子。在要求上也放低了一些。例如“手挥瑟琶”,当初师傅教他时,至少要站半个小时,才能算过关。而现在只要我的姿势正确就过关了。又如“开合手”这是孙式三十六手太极拳用得最多的一手,它的作用像“门户枢”,起着承上启下的连贯作用。以前师傅教会他这一手,要一年时间。合的时候,要用臂膀主力,来拉动两手,成虚心合掌,两个手心微凹,合成一个太极,身体向下降,蹲下来蹲到底。开的时候,身体上升,用手掌之力,把臂膀拉开,至两个乳根处,两手成一个太极。如果开大了,就是“散”了。初学的人,是很难用手掌之力“开”出来的。而他教我只要一般能开合就行了。
  我把小安打的三十六手,录了像,反复放映,用慢放仔细揣摩。我又结合发表在《精武》1985年第3期上的《孙氏三十六太极拳》(有图文),对照起来研究,终于把全套套路学完了。这里我还要补充说明一点,陈九对我说,?字手决不是豆腐手,应该练成钢针铁指。“宁挨十拳,不挨一掌;宁挨十掌,不挨一指。”练指的方法,一种是靠,不会的要靠苦练,两手做俯卧撑,先用十个手指着地,后用八手指支撑,最后练到用一个手指支撑,才算练成。而我练的?字手,没有经过这个过程。
  我打三十六手,早上打二遍,午休后打二遍,每次是半小时(包括中间体息时间)。几个月来,我的体质有明显改善,精神也明显饱满了。我原有慢性胃炎,下午伏案肚子会发胀,现在练过拳后再伏案,肚就不胀了。现在我每天在电脑上工作七八个小时,也不感到疲劳,完成的文字量是较大的。三十六手,难度太大,原则上不适宜普及,但如果降低一些要求,也是可以推广的。我亲身体会说明了这一点。
  回顾我学三十六手的历程,中间经历了四十多年,回想起来不由感慨万端啊。

所属类别: 信息之窗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返回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