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的光临!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气功网 >> 中国功夫 >> 太极拳 >>

如何练气

浏览次数: 日期:2013-07-23 18:28

收势与收功
    我们在练习过程中,经常发现有的拳友对套路的练习较为认真重视,而对收势收功却马虎应付,随便了草收场,这对练习内功极为不利。殊不知,收功直接影响练功质量。
    拳属内家拳,先辈们发明创造的各式拳都有起势和收势,且对起势和收势都有很详细和明确的动作说明和要求。内功太极拳尤如,对收势收功的要求更为严格。在练功过程中,人体内部能量被充分调动,经络处于激烈的运动和锻炼,练功结束前,应该把活动的能量重新梳理归位,让其各就各位,否则,人体能量流将处于流散、泛滥和“无政府”状态,如此对练功后的身体新陈代谢非常不利,严重者或许会产生头晕、胸闷、腹胀等不适症状。
    如何收功?应在所有动作或阶段动作结束前进行收功动作。太极拳的收势与内功练习的收功有所区别。
    一是动作要求。利用沉肩坠肘将双手缓慢下行收至两胯旁,再由两侧分开向上环绕,在胸前合掌,双手指腹相对接触,慢慢向下坠行,接触的指腹依次按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大拇指的顺序逐渐分开,至小腹前双手分开至身体两侧;双手再由两侧分开向上环绕至头上方,用双手十指从额前向脑后用指腹梳头,顺着后脑勺、耳后下行至颈部,双手再由颈部两侧向胸前、腹前按摩下行至小腹部;再之,按男左女右原则(男左掌在下,右掌在上;女右掌在下,左掌在上)将双手掌叠放在小腹部,先按逆时针方向并稍用力环绕按摩小腹部(下丹田)36下,再顺时针环绕轻抚按小腹部36下。再用双手上下磨擦按摩背部两侧腰肌,按摩至腰肌有热感后,双手分别延两腿后侧下行按摩至脚踝,通经理气。再双手按摩腹沟几下,尔后,顺大腿内侧下行按摩至脚踝。静默片刻,脚指用意稍用力抓地10次。最后,全身放松做6个深呼吸,再做6个抬腿放松动作完成收功。初练功者,可再用手分别按摩颈部两侧和手臂外侧,略思意念,想着内气随手按摩而出,也可再用双手按摩脸部和耳朵,神清气爽地完成收功。
    二是呼吸要求。初学者最好自然呼吸,呼吸越自然越均匀越深沉越好。千万不要为调整呼吸而憋气。
    三是意念要求。意念要随手而动,无论双手环绕或下行按摩,意念都要随手而动,想着内气跟着手感走,这是锻炼和培养意念的好方法。如双手下行时,就要想着内气顺着手对应的后背部位往下行走,此时的感觉非常妙的。
    四是其它注意事项。一是小腹按摩一定要先逆时针,后顺时针。逆时针为泄,按掌稍重些;顺时针为补,按掌轻扶即可。先泄后补为练功原则。二是练功后宜休息会儿,有条件的喝点温水,夏天也要喝温水,切忌练功后急于喝吃冰冷饮料、吃冰冷食品。三是练功场所要冬天避风、夏天避阳,空气新鲜的场所。且尽量面朝南练拳。
内家三宝:松、静、桩
    1、松是周身肌肉关节放松。平常我们身上有大量的无意识紧张。不管动静都是。就是走路也是,就如大多数人走路脚底与地面都是有不小的角度。都是绷着脚的。静时要体会周身状态,让紧张的地方放松。动时也一样,注意一举一动俱要轻灵。要遵循太极的先减后加,即先放松后紧张。
   
    2、静是情绪的平稳、安宁。这里有个误区就是以为静就是要求没有念头。这个是错误的。应该是念头归念头。但情绪上不因念头,身上的感受,以及外界的影响而波动。不管出现什么境界、感觉,保持不急不躁,不烦不恼。该处理的处理,该调整的调整。只要情绪平稳、安宁,其实念头不碍事的。正如六祖说的“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站桩也不需要消除念头。我看到论坛上有些人为念头多而烦恼。那真是没有必要。念头多也有念头多的好处。
    3、桩就是周身骨骼的撑拔。按照头正立项,含胸拔背,命门后贴,尾骨下压,双臂外撑,膝盖弯曲等要领进行撑拔,不可太用力,得慢慢来。尤其要注意的是必须是在肌肉关节放松情况下做这些要领。注意不能用肌肉关节的紧张力量去帮助身体做到这些要领(包括无意识的)。周身骨骼正确的撑拔让人慢慢自然有站如松如桩的感觉和气质。

    (肉)僵、(心)躁、(骨)散是常人不知不觉的习惯和毛病。只有深入体察,细细体会才能觉察到(情绪平静,即心静),才能知道僵、散,才能有针对的去松、撑。反过来肌肉关节放松、骨骼撑拔可以促进改善气血运行,锻炼筋骨、关节,身上舒服,对情绪的平稳安宁起促进作用。情绪安宁平稳能让对身体周身的松紧状态的觉察力进一步加强。这样转辗增上。

    久坐有禅,久站有功。为什么有很多人站桩很能很快出效果,有些人进展很慢,站了一辈子效果也不行,没出什么功夫呢?我想就是因为把练功和日常生活打成两截了。站桩时或许有感觉,不站就没有了(日常回到僵躁散的常态而不知去省察改正)。三宝松静桩的要领要贯彻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中,要经常省察身心状态,不对的就调整。

    行走坐卧不离松、静、桩。这样子功夫才会得力。否则站桩犹如烧水,每次烧到60几度,但日常生活中又被以前的习惯带跑(如烧热的水凉下来),这样烧烧凉凉,一辈子也不行。有些人很用功,虽然不知道要贯彻到日常生活中,但每次站的时间长,如烧水多烧一些到80多度,那虽然凉下来了,但底子厚,每次只凉60、70几度。就能突破那个点,一突破那个点就变成习惯了。功夫也就上身不退了。一定要突破那个点。把松静桩练成常态(习惯)来代替常人的僵躁散。那就不会出现热一会凉一会,而是持续加热。真会得,不需要特意的站桩,自然道功日日增长。但站桩是万缘放下,一心专注站桩,更快更容易获得身体感受和功夫长进更快养成习惯。所以初学一定要站桩。但如果能用别的方式得到松、静、桩的习惯,那不用站桩也可以(也可以通过打坐,打太极拳等等)。但我感觉站桩是最快的。

    真是叹服哪位大师提出松静桩的概念。这三个字准确把握到内家功夫的根本。如果真能把握松静桩。那么其他的招式、技巧都可弃之不用,不用在意,当然玩玩可以。因为通过松静桩来修身,身体自然日渐完善起来。状态出功能。那么各种功夫自然唾手可得,易如反掌。松静桩是树干、根本,其他是树叶、枝节。把握到了树干,其他树叶、枝节自然会生长起来。不求道而道自得,不求功而功自长。

太极内功与中医经络

    练习内功太极拳第二承功夫----以气带手,最初的体会就是全身经络循环和气血流畅。
    初期练习阶段(两个月左右时间),就可以感觉手掌及手指关节有麻感,逐渐因人出现麻胀感,尤其是大拇指、食指及小指更为明显。
    中期练习阶段(半年左右时间),时而会出现肘关节和背脊有膨胀和微热感,有时因人出现背部、肩膀的局部剌痛感,有的像针剌似的,有的像反跳痛,尤其是夹脊、肩膀较为明显、多见。
    中晚期练习阶段(一年左右时间),就可慢慢体会到气血的流动。有时随着拳势和意念的变化作用,气血涌动的线路十分明显,脊椎及髋关节、胯关节部位气感十足,尾闾有冲气节、胀气感,或顺时针转、或逆时针转、或平面转、或垂直转、或斜面转,气血所到之处有热感、胀感和舒适感、柔和感,这种感觉尤如热血流动,可体会到一股无形的来自尾闾部位的力量在运动。
    高级练习阶段(一年以上时间),就可因人感觉周身有热气升腾,热气升腾的程度随功力的增强而增强。初期可感觉热气弥漫周身,尤为手掌背较为明显,觉得有一层薄雾胧罩,或感觉皮肤表层有静电负荷。当手背靠近他人或自己身体时,尚未接触就有触感。热气感明显时,手背靠近头部,头部会有一种懵怵的感觉,甚至出现晕眩,顿感头脑空空发轻发虚。我在练习老六路玉女穿梭动作时,左右手靠近头部左右侧时,头部左右侧会有晕眩、懵懵的感觉。
    前些日,与一学医拳友交流,谈及内功的气感,感觉与中医经络相似。通过进一步了解中医经络知识,能体会到练功过程中出现的气血流动行程路线与经络肺经、大肠经、心经及膀胱经的循环路线类同,难怪练习内功太极拳对健身功效如此明显。

练气的真切体会
    太极拳属内家拳、内家功,通俗点说也是一种气功,所不同的是太极拳的“气功”与通常所说的气功有所区别。通常意义上的气功是静气功,外家拳练的“硬气功”是“气”的集中,而太极拳所练的“气功”是“气”的化合。一聚一化就有本质的区别。因而,太极内功的练习方式方法也与外家拳和静气功有本质的区别。
    太极内功完成是由“内气”作后援。没有“内气”的太极拳,那就是太极操了。
    我练习李和生大师所传内功太极拳的体会颇深,练气应着重注意三个问题:
    一是认识“内气”。“内气”是人体自身存在的生命源动力,没有“内气”就意味着死亡。人之将尽,也就是吐尽最后一口“内气”之时。“内气”有先天和后天之说。先天“内气”也称元气,是从母体中带来的,这种元气伴随你成长,至男16女14岁时几乎耗尽先天“内气”。后天的成长,就是靠自身吸收各种营养成分和锻炼形成后天元气。后天元气维持生命的延续。据相关史料称,后天元气因人而异,基本上人从青年到中年即40岁间,后天元气培养较为充足,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消耗后天元气,直至气尽身亡。但后天元气是可培养的,可通过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增强元气,即固本培元之说。可见“内气”对生命对的重要性。
    二是培养“内气”。我认为,“内气”与日常消耗品一样,如汽车、家电等,虽有使用寿命,但与保养有直接关系。人也是一部机器,工作生活就是使用机器,休息养生就是保养机器。如何休息养生,直接关系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寿命。“内气”充盈,疾病消除,身体康健。影响“内气”培养的因素较多,有环境因素、身体因素、营养因素等。我着重要说的身体因素之锻炼,即打太极拳培养“内气”。练气是在松腰的基础上进行的,腰不松,气不通且难盈。练习内功太极拳老六路是练气的最好方法,练习过程中,把腰忘掉,身体就像一个大圆筒子,筒子里空空荡荡,什么感觉都要没有,感觉越空,表示腰越松,只有把身体内部都“腾空”了,气才能装的进装的多,这个比拟比较恰当,好比把身躯当作粮仓,“内气”就是粮食了,心中有粮不慌呀,这是我练气最初最真切的体会。同时,练气还要结合松静桩的训练,这样进气更快些更纯足些。如此老老实实的坚持练习一年以上,你就会有新的收获新的感觉,什么收获什么感觉,我在日记里其它文章有记叙不再重述。
    三是巩固“内气”。“内气”无止境的。不是练成后就大功告成。“内气”是用来养身体的,若不继续巩固,也是会消耗殆尽的。因此,内功太极拳的练习要坚持坚持再坚持,保持每天都要练上一遍以上,且练习的速度不宜过快,一趟拳最少也要半小时以上。作为初练者,练拳速度过快,难以将腰放松,不宜体会到“内气”的流畅与涌动,如此久而久之,“内气”将不断充盈和纯足,内功也将随之产生和增强。

松静桩

    松静桩(预备式)训练指导:
    一.姿势要领及练功心法:
    身体正直站立,全身放松,不可绷劲使力。两脚平行站立,大约与肩同宽,脚尖指向前方(可微微外八字),两臂自然放松下垂,头部正直,下颌稍微内收,不要挺胸。静立片刻。身体整体稍微下蹲,好像坐在一个高凳上,膝盖略曲,千万不许挺直,尾闾骨微微向前向上卷,带动骨盆微微上翻,使腰部命门部位向后贴,体会腰椎骨挺拔支撑的内在力感。
    后背往后靠,带动前胸内收,但不要做成窝胸和驼背。在此基础上,放松胸部肌肉。
保持两肩放松,肘部外旋,转至手心向后,使腋下空出。两手手指自然松开,刚开始做这个动作,肩部可能会发紧,可用意识调节,意想肩关节脱臼,两臂挂在锁骨外端。体会手头产生的沉坠感。再利用这份沉坠感,把肩背部位的韧带、筋腱慢慢地耗开。
    呼吸放慢放长,体会胸部放松后,呼吸深长匀净、气息下行的感觉,此法为滋养身心按摩内脏之根基。后与其它配合,其效甚宏。
    体会到骨盆上翻、腰椎挺拔、肩膀放松、胸部内含后,保持桩架,体会骨架整体挺拔,周身肌肉放松的感觉。注意不要用意识去求,只要按要领做到后,静心放松体会即可。宋氏形意为道艺之功,道法自然,自然而然。非可以做作之法。
    二.练功时间与强度:
    初学者开始训练松静桩,一定要贯彻放松的要点,以舒适内养为主,要求保证每天练习一次,多则不限。初练的时间不用太长,以自己能坚持住为标准。5-10分钟即可,但是也不可过于贪图舒适,每次训练都要冲击一下自己的时间极点,每次增加一点练功时间,即使增加数十秒也可,这样才能达到练功的目的。无论是为了什么目的练功,疲劳关都是横在初学者面前的第一道难关,必须克服。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学员自己的锻炼,如果练习方式正确,一般情况下,学员应该在一个月时间内使自己的站桩时间达到30分钟左右,既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深化训练。
    三.注意事项:
    1.本功法虽为免费功法,但其知识产权为中华民族所共有。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请学员不要擅自公开、传播、复制,以免所传非人,亦免别人在无指导的情况下练功出现偏差。
    2.此功法具有非常良好的养生内壮功效,练后应感觉到精力充沛,虽身体稍有疲惫,是为疲劳关未过之故。
    3.以上功法在练习过程中,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负责指导到底。
    4.以上功法虽然简单,却是内家功夫入门的根基,大道至简之说既是如此。望大家刻苦练习,细心体会,成功取决于您迈出的每一步!

所属类别: 信息之窗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返回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