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的光临!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气功网 >> 中国功夫 >> 太极拳 >>

《打手歌》在太极拳推手锻炼中的一个典型例证-魏坤梁

浏览次数: 日期:2013-07-23 18:28

    《打手歌》是古代经典拳谱之一,流传至清末民初时,这首歌中的个别字词可能已经被后人作了推敲修改,因此民初时的《打手歌》可能已经不是原始的《打手歌》了,这是古文献普遍存在的现象;然而着眼于这首歌所要阐明的内容而言,民初时《打手歌》的遣字用词、整体结构应该是比原始的更加严谨、周密、精练和完整了。从近代至今,各种专著和杂志里解释《打手歌》的文章很多,有的确实有启迪指导的价值,然而很多现代解释者对这首歌都没有完全正确理解,有不少解释仅仅是就字面意义“以己昏昏,使人昭昭”地“无病呻吟”、抽象浮泛而论,有的甚至是以外家拳的观点对《打手歌》信口雌黄、牵强附会的肆意歪曲与肢裂贬弃。如有的人认为“任他巨力来打我”是赘语、没有意义,应该废弃去除,其它语句则陈述颠倒,需要重新改写;有的人认为“牵动四两拨千斤”是违反力学规律的、是不可能出现的,应该否定;有的人认为“牵动四两拨千斤”是顺手牵羊顺着对方大力的方向再加上自己的小力所造成的;有的人认为“引进落空”的“引进”是犯了的大忌,是很危险的,应该改为“引劲落空”等等。这些议论者有的显然是没有得到真正拳承传的不懂充懂者,有的则是有明确传统拳师承的传人,甚至是名师,但是,遗憾的是,对《打手歌》这样的理解与解释,只能认为也是没有得到太极拳的真传。

    《打手歌》所陈述的整个过程应用时从开始到结束就是一眨眼的时间,却是太极拳所有拳式动作从化解敌人之攻击转而反攻击敌人这样一个回合总的缩影概括,充分反映了以静制动、以弱胜强,反映了“不用力、不主动、不动手”。有的人认为《打手歌》是专门对推手的描述。其实,太极拳几乎每一个拳式都是包含着《打手歌》这一过程的,而拳式中的这一过程也都是可以分解为传统四正推手中的某个动作,进而分解为最简单之传统单推手动作的。传统平圆单手推手是太极拳最简单的推手之一,本文试图简要地以简单的几何图形结合力学逐个对照传统平圆单推手一个来回中的前段过程加以分析来作为《打手歌》具体形象化的一个典型例证。需要说明的是现代太极拳界很多人所谓的传统平圆单推手已经丧失《打手歌》所陈述的效果了,虽然与传统推手似乎貌合,实则神离,应该认为已经是失真得不属于太极拳了,这样的推手与本文所述是不同的两回事。现对照平圆单推手一个来回的化解过程对《打手歌》分析如下(以从俯视角度观看而言,图形中的虚线为用作对照参考的不存在部分):

    ㈠假设甲与乙两人都各以右脚在前的前后步型站立、两膝弯屈,身躯中心垂线约在两脚连线的中点;各人都以右手的腕背部与对方的右手腕部相接触,肘部微沉的整条右臂呈现为向右外张开的似半圆的弧形,已相互正向面对。双方这一态势的简化图形如图1,大圆表示各人右手臂与整个肩背的形态,大圆两侧后方的两个小圆表示两胯。

    ㈡乙开始进攻,用右手掌将甲右手腕部向甲胸腹正中线推按,甲右手小臂被推动,引起甲的右肘部开始弯屈,但甲右大臂原来的弧度不变;在乙推按的作用下,甲身躯开始劲由右脚而起微微含胸收腹。这个过程就是“任他巨力来打我”。这所谓的“巨力”是古代的夸饰修辞,意思是用足了全身之力。这一步的简化图形如图2,反映为甲原来大圆的弧线被破坏而出现了折角。

    ㈢乙继续推按进攻,甲右臂的肘部更加弯屈,同时在腰脊作用下继续劲由右前脚而起,继续含胸收腹,以左胯为轴,左腿更屈,右腿略伸,务必使乙的推按方向对准自己的胸腹正中线部位。外家拳观点认为让对方的攻击方向正对准自己的胸腹正中这是犯了搏斗大忌,然而对于太极拳而言,能够出现这样的情况却是最容易化险为夷、转化为攻,因而是最安全的。这个过程就是“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所谓“牵动四两”就是“牵动身躯以四两”,或者说“以四两牵动身躯”;这是古汉语的一种特殊语法修辞表示法,就是“以”介词结构中的宾语“四两”前置、动词“牵”之宾语“身躯”与“以”被省略;这“四两”就是甲自己由脚而起由腰脊作用于自己胸腹与左胯的劲力。这“四两”与“千斤”也是夸饰修辞,意思是双方力量相差悬殊,一方很小,另一方很大。王壮宏先生认为“四两拨千斤”应该是“四两拔千斤”的理由之一是“两”与“斤”都是重量单位,不是力量单位。这个理由是不能成立的。因为“两”与“斤”历来都是力量和重量的共用计量单位,而且还是物理学中的质量单位,之所以重量、质量与力量的计量单位同一,是因为重量和质量都可以表现为重力,而重力就是力量。这一步的简化图形如图3,反映为甲原来的大圆变成了半月形,乙推按的方向对准了半月形的前方中心,甲左胯小圈黑色表示为身躯的支点轴。

    ㈣乙继续推按进攻,甲右肘更屈,甚至似乎右手已经快接近自己的胸部了,但是只要甲的右肘位于身躯右前侧外方,其右手是不可能贴到胸部的,因为人的小臂必定短于大臂,而乙的右手用力,与甲之右手腕部的接触就极难改变,而甲右腕部被推必然以肘为轴向后、右后外方向逆时针转动,因此乙只能将甲的腕部推按至其小臂与大臂贴住而已;然只要甲是放松的,这样的情况也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此时甲的身躯是以左胯为支轴的,乙的继续推按必然造成甲的身躯右侧以左胯为轴向后、左后方向顺时针偏转,甲的身躯也会同时发生以左胯领先的向左外、左前方向顺时针方向弧线移动;而乙着力在甲右手腕部的推按方向由于甲右手腕的逆时针偏转,也必然会发生逆时针的偏转而朝向甲的右后外侧方。这样,乙右手用力方向之逆时针偏转与甲身躯之顺时针偏转正好成为一个同心圆的内圆周与外圆周并且方向恰好相反,从而造成乙的攻击落了空。这个过程就是“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这所谓“拨千斤”的“拨”是古今汉语常见的一种词语引申使用,比如现代警法报导中所说的“卧底”、“浮出水面”,其实是非卧之“卧”、非浮之“浮”。这“拨千斤”的“拨”也是非拨之“拨”。是如郑曼青先生在《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中所说的“牵动四两拨千斤”就象放牛娃牵牛,是牛自己在走动,并不是放牛娃强行将牛拖拉“牵动”。“拨千斤”也类似于一人猛推虚掩之门板的活动一边,门轴发生了转动,结果推门者站立失控向前扑倒,看上去就是“门拨人”,其实从动力原因讲,这门的转动和推门者的前冲扑地全是推门者自己用力所造成的,在这一过程中门板并没有对推门者加什么力。“牵动四两拨千斤”的过程就类似于这样的情况,那就是乙在被“拨”、被“引进落空”的过程中也是不存在甲对乙加上什么力的。如果甲在这过程中对乙加了一点力量,乙必然事先觉察到了。这就如郑曼青先生在《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中所说的对方觉察到了就是力量大于“四两”了,“牵动四两拨千斤”反而难以成功了。由于乙的“被拨”从动力原因讲,是其自己所造成的,所以乙“被拨”的方向也决定于乙自己。乙如果是水平方向推的,“被拨”也必然是水平方向的;乙如果是斜向上推的,“被拨”也必然是先斜向上的;乙如果是斜向下推的,“被拨”也必然是先斜向下的。显然王壮宏先生认为“四两拨千斤”应该是“四两拔千斤”,也就是乙在这一过程中总是往上运动的,这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这步情况的简化图形如图4、图5和图6,反映为甲大圆先变成略向内凹的半月形,甚至变成向内深凹的弦月形,乙将力量作用于甲这内凹的折线上,由于半月形的支点是左后侧小圆,半月形的右侧必定要发生以其左后侧小圆为支点轴向本身的后、左方向顺时针方向偏转,半月形的圆周也同时发生向本身的左外、左前方向移动,乙的用力方向就必然向半月形的右侧后外方偏转了,结果造成了攻击落空。

    ㈤乙攻击落空的瞬间,乙的胸腹正中线朝向甲身躯的右侧后外方,其右肩部正对甲左肩部的内侧,或者乙近肘的大臂外侧部正对甲近肘的大臂内侧部;而甲的胸腹正中线则正朝向乙的身躯中轴。这种态势,乙完全处于背势,而甲则完全处于顺势。此瞬间的甲(由于是单手,除不能使用挤外)可以猛然沉坐以掤、捋、按、采、挒、肘、靠中的任何一种发劲反攻击乙,不动步尤其方便的是使用捋、采、靠与按。因为乙的用力方向发生偏转与落空,乙此瞬间如改用“靠”横向攻击甲,用力方向等都需要时间调整,即使不需要调整时间,站立沉稳已经被破坏,甲借被乙所推动的惯性作用所发生的以左胯为轴的右转身,乙之靠会很容易滑脱而很难成功,且很难顺遂使用力量;而甲右转身时右肩正好靠在乙的右肩外方,或者甲的近肘大臂内侧部正好靠在乙的近肘大臂外侧部,甲既处于顺势,又劲力沉稳顺遂,从而能够稳坐钓鱼台、守株待兔地使用靠攻击乙成功;而甲如果用捋采或掤按则更是属于顺风顺流。当然,甲的反攻击是根据此瞬间乙的右臂所提供的信息所作出的反应,或者说是凭借“听劲”不假思索所作出的反应。就是如果乙仍然一味向前冲,其右臂仍向前运动,甲最适宜的反应是捋、采与靠,就是说是顺着乙惯性力量的方向再添加上自己的发劲力量;如果乙骤然停止向前冲、匆忙调整改变运动方向而向后撤退,其右臂也必然会有这种反应,甲最适宜的反应则是按、掤,甲劲力的方向往往也与乙移动的方向一致,即使此瞬间乙停止用力,由于其站立沉稳已经被破坏,甲攻击时的反作用往往也很小、甚至没有。甲的由化转攻必需在乙攻击发生落空这一转瞬即逝的时机进行,这就是“合即出”。“合即出”中的所谓“即”就是“一瞬间”。所谓“出”就是发劲攻击。必须明白这“出”之“发劲”不是“四两拨千斤”。因为“四两拨千斤”是属于《杨氏老谱》所说的“终柔软而迎敌,以柔软而应坚刚”之古拳谱所说的“极柔软”,对于对方是没有力量作用的;“发劲”则是属于古拳谱所说的“极坚刚”,是必需对于对方有全身力量作用的,“极坚刚”是不等于“极柔软”的,因此“出”之“发劲”绝对不是“四两拨千斤”。而“合即出”中的所谓“合”是承前省略用词,如李雅轩先生在1954年一文中所说,其意是“出击条件相合”。也就是“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这些条件全都“符合”了。因为如果没有“任他巨力来打我”,也就是乙的攻击是呈现为体会不到力量之“虚”的这种太极拳高手的攻击方式,那么,“牵动四两拨千斤”就不可能出现,乙如果骤然改变运动方向也不会出现不稳定,“引进落空”也就很难发生,那么,甲的“即出”就是自己找挨打;而如果“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具备,但还没有出现“引进落空”,那么甲的“即出”就是为时过早,不仅难以成功,而且很可能反被乙攻击成功;而如果乙仅仅是“落空”,没有被“引进”,乙的背势就不一定形成,甲的反攻击也既不便利,又难以成功。

    ㈥《打手歌》之第二句到第五句叙述的是太极拳由化到攻的全过程,直接的条件就是要掌握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的,也就是《打手歌》第一句所说的“掤捋挤按须认真”。这“掤捋挤按”正如李雅轩先生在《随笔》中所解释的就是表示“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这是属于省略这种古代修辞表示法。而《打手歌》的第二句到第五句的“引进落空”为止叙述的都是太极拳如何放松不用力、不主动、不动手地化解敌人的攻击,整篇《王宗岳太极拳论》也正是从不同角度对这一内容的论述,贯串其中的与“掤捋挤按”一样都是“上下相随”。这所谓“上下相随”就是全身任何一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必须是由脚开始传递而至的力量也就是《杨氏老谱》所称为的“劲”所作用动的,不能使用主动发生的骨杠杆性质的力量也就是《杨氏老谱》所称为的“力”;全身各关节都必须放松;身躯就象是浮置在两条大腿上似的等,从而使得对方攻击的力量始终作用不到自己的身躯重心,这就是第二句所说的“上下相随人难进”。而对《打手歌》从第一句到第五句“引进落空”为止总结性的概括就是第六句所说的“沾粘连随不丢顶”。所谓“不丢顶”就是“不丢不顶”,是古文中常见的省略写法。可见《打手歌》的叙述,其逻辑之严密、有条不紊真可说是严丝密缝,不仅词语不能再作改动,任何一句都是不能缺少的,而且任何一句都是不能作前后句序调换的,根本不存在什么叙述颠倒。

    现代太极拳界很多人所谓的传统太极推手都反映为“用力、主动、动手”,以平圆(右手)单推手为例,右手是主动地以胸正中线至右肩外侧为直径在两人之间来回划圆,对方则是主动配合;右手向右外的移动完全是自己的力量所作用造成的,这种推手根本不存在“牵动四两拨千斤”;所谓的使对方“落空”则是强行用力横向作用所形成的,其实是属于外家拳的“横格”,是真的一般概念的“拨”了;而所谓将对方的“引进”,也是不可能不用力地化解对方攻击的,确实是属于很危险的行为。因而这种所谓的太极推手是起不到太极拳锻炼作用的。

    太极拳几乎所有拳式的前部分都是沾粘连随,不论有多少形式,都是单推手这样的原理,有的拳式动作甚至就是原模原样的单推手,如搂膝拗步与倒撵猴的向后捋。但是现代太极拳界很多人的套路习练中,这样的沾粘连随都走样失真了,“引进落空”几乎都丢失了,比如搂膝拗步的向后捋是直接将手移向右外侧上方的,倒撵猴的向后捋则是直接将手移向胯外侧的,这样的动作是根本不可能“任他巨力来打我”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牵动四两拨千斤”的,更谈不上以“四两”之劲力“牵动”自己将对方“引进落空”了。

    太极拳任何传统推手也都是平圆单推手这样的原理,但平时长时间的推手锻炼也可以将“任他巨力来打我”和“即出”去掉,就是专门锻炼仅仅用很小的劲力(也就是“气”)、始终不露劲力锋芒的沾粘连随,使得对方“终不得力”,就是追求既不用力又使得对方任何时候都不能将力量落实到自己的身躯上,同时又均给对方充分的化解机会,这样的练习形式不仅能够锻炼套路中所没有的动态放松及太极拳特有的武术技能与灵敏反应,而且不论对青、中和老年人都是一种既有良好健身效果又饶有竞技乐趣的活动。

    必须明白,《打手歌》之所述过程可以大致地用简单图形结合力学作简要形象的分析证明,初学者如果能够有一定的放松,在正确指导下也可以立即尝试体验成功,但是如果还没有一定的太极拳功夫而实际应用尝试还是难以成功的。这是因为《打手歌》过程完成的优差是太极拳功夫的综合体现,牵涉到太极拳所有要领的掌握程度。太极拳的所有动作可以说都是外形没有丝毫难度的实质上的高难度动作,这个高难度归根结底最本质的就是太极拳特有的动态放松,表现为“不用力、不主动、不动手”。有的练外家拳的人对于《打手歌》之所述根本没有办法体验和验证,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用力、主动、动手”的习惯已经根深蒂固了。“不用力、不主动、不动手”尤其首当其冲的是如李雅轩、郑曼青等先生所说的自己的手臂要象是挂在肩上、悬空浮在胸前的断臂,充分体现出由于毫不用力、不主动、不动手而呈现的自重,使得对方推该手臂会感到象推浮在水中的木头,既感到有阻力,又感到没有顶抗,或者说感到既柔软又沉重,这种功夫太极拳术语称为“掤劲”。这种“掤劲”如果没有半至几年时间的锻炼是不可能获得的。以上述甲为例说,不用力、不主动、不动手在外形方面具体反映就是甲在“牵动四两拨千斤”的过程中,肘部只上下移动又总是在两肩连线的侧前方,绝不向后移到两肩连线的延长线上,更绝对不移到两肩连线延长线的后方去;肘部也不左右移动从而不发生大臂与胸部夹角变动,或者说大臂是不进入胸部的、手腕是不移到左胸部去的、也是不移到右胸部去的,如果发生了上述其中之一的变动,也就是发生“动手”了,那么,即使同样甲的身躯右侧以左胯为轴转动,乙的推按也是仍然可以追随着同时改变方向的,甲要想不用力地化解乙的进攻就不可能了。甲的屈肘也必须是乙的推按所引起,甲既不能强行用力顶抗维持原来的形态,也不能主动屈肘;并且,甲也不能主动转身,必须是被乙所作用而“不先不后”地转身,不然就会立即形成背势;甲也不能主动后退,而是以“被动”为主地以坐与转代退,就是即使到了前脚完全伸直了,其实身躯的中轴垂线仍在两脚连线的中点,如果主动后退,就会发生身躯以左胯为轴的转身幅度受限等弊病;这些如果甲“主动”了,那就无法不用力地化解乙的攻击了。而要做到“不主动、不动手”,就必须是放松“不用力”。对于太极拳这种“不用力,不主动、不动手”,初学者即使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如在推手被制后检查总结原因,也明白根本上还是犯了“用力,主动、动手”的错误,也处处十分注意了,然而在实践中总还是要犯这样的错误,这是因为“不用力,不主动、不动手”不是凭有意识的模仿就能在短时间内成功掌握的,与“掤劲”锻炼一样,如果每天有一、二个小时的锻炼,悟性好的至少也需要几个月、半年、一年的时间才能够有基础,如果悟性差的,可能几年也掌握不了,甚至一辈子也掌握不了。《打手歌》所述的整个过程要能够成功实现还牵涉到很多要领,比如自己肢体的相对位置、双方肢体的相对位置都有一定的要求,这些要求也可以用“敷、盖、对、吞”来概括;又比如两脚承重虚实的变换、手臂在乙的作用下发生内外旋等等,然这许多细节是难以用简短的语言完全表述清楚的,也是无法用小篇幅的文字讲清楚的,但以上的分析讨论显然已经可以证明《打手歌》的所述是完全正确、科学的,对于太极拳而言是不容质疑、不容篡改之权威经典性的了。

所属类别: 信息之窗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返回文章目录===